振兴中华的人生篇章——访我国著名国画家阎飞鸿
来源:阎飞鸿官方网站 | 作者:图说天下记者 | 发布时间: 2017-02-25 | 573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 被誉为“画马劲笔又一支”的国家一级美术师,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长阎飞鸿先生近日来到忻州——准确点说是回到了家乡。过去我曾在报刊上欣赏过他的作品,只知道他是一位画马的颇有个性的老先生。这次我去采访他时,有两个没想到:一是没想到他是忻州人,二是没想到他很年轻,已是国内颇有影响的画马大师了。

  阎飞鸿先生祖籍忻州市合索村,1952年出生于忻州市一个书香之家。母亲酷爱剪纸艺术,舅舅是一位画家,受其影响爱上了绘画。他早年生活坎坷,“文革”中下放农村,终日与猪马为伍,虽历尽艰辛但对绘画矢志不渝,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中国画院,师承著名国画家贾浩义先生学习国画。他崇尚古代宗师徐渭、石涛和当代大师齐白石、徐悲鸿等,最初画猫、画鸡、画虾、画美人,或许画这些不足以表现他内心奔放的激情,后来就选择了画马。马是历代画家擅长的题材。汉代壁画上矫健的奔马,唐代韩干的皇家御马,宋朝李公麟的白描骏马,元朝赵子昂、清朝郎士宁,特别是近代徐悲鸿的写意奔马开一代画风。阎飞鸿画马想独辟新意谈何容易?


阎飞鸿作品《八骏图》

  他不喜欢廊厩之马,一上手就画雄健腾骧的骏马,画骠悍勇猛的野马——他喜欢那狂放不羁的草原之子。

  谈到初始学画马的痴迷,阎飞鸿说,他到内蒙古大草原一住就是数月。10多年来,他平均每年有2个月深入内蒙古草原写生。风餐露宿,一日行程二三百里是常事。

  那年,他调动三辆越野车围赶着一千多匹骏马如黑云压城、似猎猎雄风漫卷而来。阎飞鸿从未见过这种气势,他扛着摄像机忘情地拍摄着。直到群马溢出镜头,眨眼间排山倒海般地冲到眼前。他已来不及躲避,只得屏住呼吸蜷成一团,紧贴在草地上,耳边似洪水狂泻。“暴风骤雨”过后,人们惊呼着寻来,发现画家头以下的身体已被黄土埋没,却“马下”逢生。

  还有一次,阎飞鸿在内蒙呼伦贝尔草原写生,忽然飓风大作,飞沙迷漫,马群瞬间惊作一团,向他狂奔而来。“马惊了,快跟我来!”牧民们呼喊他,可他却进入了一种陶然忘机的审美极境。随之他被马撞倒、踩在蹄下……死里逃生的阎飞鸿从昏迷中醒来,左腿剧烈地疼痛,从此留下了一点残疾。谈到这次感受时,他说,“当你真正面对一群马在狂奔时,你是分不清每匹马的具体动作的。”所以阎飞鸿画马泼墨如云,是似马非马,似龙非龙的大写意,表现出了一种生命的律动,一种美与力的高度和谐统一。


阎飞鸿作品《银驹》

  辽阔无际的大草原,一幕幕万马奔腾、气吞万里的雄浑场面常常使阎飞鸿激动得彻夜难眠,引发了艺术家敏锐的艺术灵感,点燃了画家难以抑制的创作激情。他成功地创作出了一幅幅“物我交融”的力作。阎飞鸿先生取出两本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精美而厚重的画马专集《飞鸿中国画集》(第一、二集)让我浏览。翻开画集,一幅幅桀骜不驯、神采飞扬的骏马跃然眼前。有的纵鬃扬尾,腾蹄嘶鸣;有的怅然凝望,依依相顾。

  “万马蹄如骤雨来”表现的是百万骏马在草原上竞相奔腾的景象。画面尘埃滚滚,马鸣啸啸,势如破竹,力不可挡,惊心动魄的场面洋溢着自然和原始的力量,似一曲雄浑交响乐。

  “群马图”则表现的是经过一天自由驰骋逐渐平静下来的群马神态安祥的情景。黄昏幽静的背景衬托出马安静、柔美的身躯,使人仿佛在听一曲和谐的小夜曲。

  二百余幅作品一色朱砂点睛的黑骏马,在尺素画幅中,令人神驽八极,心驰万里,有一种走出斗室,来到旷野的感受。他的作品格调高雅,气势磅礴,意境深邃,韵味浓郁,能入古而不泥古,在传统的画马基础上突现了他的现代个性,使作品从传统走向现代,从画室走向生活,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。著名美术评论家沈鹏先生评价说,“古人画马多反映儒家温良敦厚一面,近代徐悲鸿对此有所挣脱,在飞鸿那里,马的气质又赋予了现代色彩,在传统熔炉中实现了现代个性”。阎飞鸿作品中的马“一洗万古凡马空”在国内画坛产生了较大影响。从1986年以来,“我与鲲鹏”等6幅作品被收入《中国现代书画名家名作集》和《当代中国画名家十人精作选》,60余幅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、美术馆收藏,200余幅作品被选送国外参展,多次获奖。在深圳、厦门、汕头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产生轰动效应,国内各大报刊、电视台多次进行专题报道。去年,他当选第八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长,前一、二任会长为国画大师齐白石和何香凝。

  “在草原上,我常常被一种雷鸣闪电般的场面所震惊,所激动;当马群像不可遏止的风暴袭来时,强悍的牧马人手持套马杆,将跑在最前面的狂野不驯的高头大马套住,使他乖乖就范。”“我手中的画笔犹如一根长长的套马杆,我要紧紧握住它,挥动它,拽回一匹匹骏马,让它驻足在我的画面上”。这就是一位魂系草原的画马人的心声。